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印发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结果的通知》(陕教【2017】305号),bevitor伟德教育学院司晓宏教授等完成的科研成果《西部县域董事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获得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铁锴教授完成的科研成果《群体性抗争与基层政府治理——基于西部农村的探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赵德利教授完成的科研成果《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获得二等奖,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林魁教授完成的科研成果《从“胡”到“梵”:汉唐佛教的文化身份转变》、政法学院张波副教授完成的科研成果《皇侃哲学思想研究》、孔润年教授等完成的科研成果《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崔丽萍副教授完成的科研成果《德性之用: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教育学院马多秀副教授完成的科研成果《农村德育论——指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学校德育》、罗增让教授等完成的科研成果《焦虑理论与诊断治疗策略》获得三等奖。(社科处 文/鲁海涛)
司晓宏,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3项,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7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奖一等奖4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和译著5部,其中《教育管理学论纲》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
《西部县域董事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国家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被教育界的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发表后,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文章主要就西部县域内董事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实施以来的主要成效、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四条对策建议充分体现了本项研究的学术价值,其中关于在西部地区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的建议,成为了教育部和西部部分县域制定董事长教师交流政策主要理论文献和科研咨询依据。
铁锴,博士,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哲学、协商民主、乡村治理、抗争政治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8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群体性抗争与基层政府治理——基于西部农村的探析》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的最终成果,它着眼于转型期中国西部农村面临的发展困境和现实难题,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揭示西部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探讨西部农民与基层政府围绕生存、生活及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冲突与行为互动,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消解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的思路,突破了以往对于群体性事件研究仅止于维稳目的的策略性应对和建议提供模式,填补了学界对西部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和基层政府治理专门研究方面的空白,从内容和方法上丰富和深化了国内对群体性抗争事件的研究,对西部农村和基层治理提供了可资实践的建议。
赵德利,学士,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与民俗学。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三项、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45篇,被转摘24篇)。
《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该研究从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的构想出发,将专著分为一个导论和上下两编,共计七章。全书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生命美学等学科理论,通过民俗与文艺的同构化合,阐发民间文化审美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创化模式;依据人生民俗的“通过”转换特性,提炼出民间权威、乡里能人、女神与女巫、长子与长女等身份与性别批评范式,以及家族文学母题、人生仪式化审美还原等具有民族本土特点的文学批评方法。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对该著作的评价:“该书立足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创立民间文化批评体系的鲜明特色,具有理论的独特性和批评方法的通识性与可操作性。”著名评论家段建军教授认为“此书在学术方法论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多种学术资源,并从人类学、民俗学及社会学诸多理论范式的融会与贯通性上,明确提出了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系统的建构。二是以审美范式和价值形态的结合来确立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内核,使这一理论更多地体现了作为文艺学和文艺批评分支学科的鲜明特征。”
刘林魁,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佛教与中国文化。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发表CSSCI收录论文21篇。
《从“胡”到“梵”:汉唐佛教的文化身份转变》以佛教中国化过程中自身文化身份的转化为核心,应用宗教学、文化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①即“胡”即“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身份的混乱;②改“胡”作“梵”:南北朝后期佛教文化身份的转变;③宗“梵”弃“胡”:唐代前期佛教对文化身份的主动选择;④分别“胡”、“梵”:佛教文化身份转变的学术与文化影响。该研究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三教论衡及其文学影响”的阶段性成果。
张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涉及关学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三教关系及周秦文化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7项,发表CSSCI收录论文13篇及2篇国外本专业重要期刊,出版著述9部(含2部合著)。
《皇侃哲学思想研究》从哲学的进路较为系统地揭示了皇侃哲学思想,一改以往学术界以经学视角研究的范式。内容包括:①揭示皇侃哲学的儒家气性论特征;②系统揭示皇侃哲学中“性”、“情”、“仁”、“孝”、“礼”等范畴内涵及其内在关系。③以皇侃为中心,揭示南北朝儒学发展特征;④解决清代中期以来,皇侃研究中的某些疑案。研究成果为目前学界较为系统和深入研究皇侃思想的著述,被某些中国哲学研究专家认为是“有关皇侃思想的最好的学术研究成果”。其前期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计5篇,均被《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等重要期刊刊发,其中2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与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复印。
孔润年,教授。研究方向为价值哲学、伦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持各级各类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合著15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奖各种70多项。
《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国内背景,以人类文明的多元、多样、冲突、融合为国际背景,旨在从伦理精神及其价值观维度观察、审视和引导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想为构建文化建设观,创立文化建设论,以及为尚待发展的应用伦理学分支——文化伦理学体系的形成进行探路。该项目研究成果既能让人们看到对文化建设进行伦理审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文化建设的伦理价值意识及其自觉性,又能为人们从伦理道德维度认识文化建设和文化现象,乃至构建文化伦理学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框架。
崔丽萍,博士,副教授,学校“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成员。研究方向为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和伦理学。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西德性伦理的比较研究,主持各级各类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1篇。
《德性之用——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立足现实,探讨德性复兴对现实的意义。根据出土文献,进行“二重证据”的互证,将轴心时代的两大思想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思孟学派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德性之旨和德性之用。认为双方都以德性为其伦理学的基础和依归,但前者具有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德性的先天性、内在性,情感的基础性,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合一的主要特色;后者具有认知的形式思维,德性的后天性,德行的重要性,理性的主导性,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分离基础上统一的主要特色。而这些特色主要原于双方的社会体制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同。
马多秀,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农村教育。主持各级各类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农村德育论——指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学校德育》从学校德育视角,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缺失问题,采取民族志法、访谈法等现场研究方式,收录了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呈现了留守儿童生活的基本图景。本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章“城市化与农村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心灵关怀取向的农村学校德育解读”;第三章“心灵关怀取向的农村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第四章“心灵关怀取向的农村学校德育的实现条件”。本书为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缺失问题的成因、困境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农村德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事实依据。
罗增让,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情绪管理与灾害心理应对,研究工作涉及焦虑情绪的理论与实践。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5项,在焦虑情绪与管理方面发表文章30篇。
《焦虑理论与诊断治疗策略》重点关注当代社会最为普遍和紧迫的焦虑心理问题,采用文献法、问卷法、测验法、图画辅助测评法及多元回归分析法,从心理学、生物学、哲学、社会学、临床医学及教育学等跨学科角度,分析探讨和揭示各种焦虑障碍的发展模式,以及这种差异对心理健康和行为反应的影响,全面系统的探讨焦虑情绪的理论与诊断治疗,最终达到帮助人们有效地对待焦虑,管理焦虑。内容包括:①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表现、机制和功能;②不同学派焦虑情绪的理论及其发展;③焦虑障碍有关的遗传学研究及其有关生物化学因素方面的最新发展;④常见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依及诊断方法;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⑥焦虑情绪研究实践及焦虑评定量表。项目的完成会进一步促进焦虑的诊断治疗和理论发展,有助于公众科学地认识和管理焦虑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该成果被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人民医宝鸡市正康心理研究院采用。项目前期成果获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2项,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二、三等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