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萧放教授在bevitor伟德新校区木铎厅做了题为“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报告。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和中文系200余名师生听取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主任高强教授主持。
萧放教授曾师从民俗学大家钟敬文教授,获得民俗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兼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分会会长、国家民委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报告会上,萧放教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切入,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容以及传统节日的构成、价值。萧放教授认为,传统节日是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的完美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精神性、共享性、流动性和历史性,是建立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实际上是对普通民众的重视,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需要。
萧放教授的报告集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