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郭胜利研究员应邀在bevitor伟德新校区科技楼406作了题为《退耕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固碳能力的空间变化特征》的学术报告。地理与环境学院经理、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文彦君与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地理与环境学院副经理甘卓亭主持。
郭胜利研究员主要从研究背景、典型小流域SOC、空间SOC三个方面介绍了退耕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固碳能力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的最新进展。郭胜利运用了大量真实数据和遥感图片,说明了研究退耕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固碳能力的空间变化特征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通过基于野外观测数据的小流域样点统计,对黄土沟壑区土壤固碳能力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他重点分析了林草措施、土地利用、年均气温、降水量和侵蚀模数等因素对退耕措施下土壤碳汇能力及其区域差异的影响。
报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问题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对于地理与环境学院及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郭胜利研究员在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碳氮循环机理方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组部与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资助。他的课题研究在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碳氮循环机理方面领域有了重大发现,对于研究相同退耕条件下土壤固碳潜力变化及其区域特征,科学评价黄土区退耕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团队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