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evitor伟德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张俊辉教授团队联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云南大学以及西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Neolithic settlements in the Western Guanzhong Basin of China”发表于The Holocene期刊,该期刊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著名期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张俊辉教授,bevitor伟德为第一完成单位。
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过程和规律是地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中盆地西部(图1)是人类文明演化和贯通“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地区,对该地区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气候-人类-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
研究以考古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为基础,将测年技术、GIS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相结合,地理学、考古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新石器时期的关中盆地西部883处遗址、结合采集到的上千件陶器残片以及各类古人类活动遗迹、遗物(图2),探讨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定量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包含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种文化类型,古人类活动的绝对年代在7,500-3,900aBP,表明关中盆地西部文化演化具有连续性;(2)聚落分布在地貌上趋向于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地(图3),海拔在1050m以下地区,古人类活动在海拔上呈现“升高-降低-再次增高”的演变规律。聚落集中程度呈“倒V”变化,在空间上呈“中低北高”,随着新石器不同时期文化的演变,聚落与水系的关系表现为由近水转为远水分布,相比之下龙山时期则是远水生活。整个新石器时期古人类聚落选址在坡度上逐渐上升,由早期的15°上升到25°,坡向集中在朝南方向为主,但是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活动中心由单核(渭河)扩散至多核(渭河、千河、漆水河)又转变为单核(渭河)的迁移规律(图4),最终在东南部现今的扶风-岐山一带成为龙山人类的聚集中心,这为周原文明在该区域的发展与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新石器时期关中盆地西部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等级由渭河向南北两侧扩展逐渐降低,聚落主要分布在渭河两侧的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综合分析发现气候在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人口迁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在区域中的活动范围;(4)结合中原和甘青地区研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聚落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人类“规避灾害”“折中调和”的意识。
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区域气候、古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变化及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加深对区域人地关系演化的规律和未来演化趋势的认知和理解,为当今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不断丰富对中华文明内涵和特征的区域认知,增强文化自信。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871147)和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区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演变创新团队No.23JP005)的资助,团队近年围绕区域气候变化与文明演变开展工作,分别在Quaternary Sci.Rew.,The Holocene,《地理科学》等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的著名期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bevitor伟德在区域文明演变认知和内涵阐释的相关工作。(科研管理处、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文、图/马琳 审核/王晓玲、张俊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77/09596836241291978